1982年,从甘肃煤炭工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窑街矿务局三矿实习的李宏贤,第一次走进井下 , 就与煤矿结下了不解之情。李宏贤爱学习 , 在煤巷掘进队实习时 ,深得该队技术队长的赏识 , 经常让他学着编制施工方案 , 逐渐掌握生产知识。恰巧就
在这个时候 , 该队的挂线工回家探亲 , 队上无人挂线 , 技术队长决定让李宏贤暂时代理挂线工作。李宏贤摸索挂线的技巧 , 把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 仅用一个星期就掌握了挂线技术。三矿生产科测量组组长看在眼里 , 主动问李宏贤想不想到测量组来工作。当时李宏贤不假思索地说想来。实习还没有结束 , 他就被调到了生产科测量组。
1997 年 5 月 , 李宏贤从生产科测量组调到了地质组。面对新的工作岗位 , 他又要从头学习。他从现场收集地质资料学起 , 虚心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1998 年 3 月 , 窑街矿务局二矿与三矿合并了。两矿合并后首先要进行连测 , 然后才能进行其他工程设计施工。1998 年底 , 他又被调回测量组。李宏贤率领 5 个同行搞起了两井连测工作,从误差预计到仪器调试 , 他都亲自完成。2000 年初 , 他带领的连测小组出色地完成了两井连测导线 8000 米的任务 , 并先后完成了两井合并后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主要巷道平面图绘制工作 , 至此两井才算彻底实现技术上的合并。
刚刚结束两井连测工作的李宏贤还没来得及轻松一下 , 皮带斜井又面临着“三下”采煤问题。改制后的窑街煤电集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 , 决定立项与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三下”采煤问题。自 2004 年 9 月至 2006 年底 , 李宏贤负责地表移动规律研究的现场观测技术管理工作。从建立观测站到后来的周期观测 , 他都和同事一起完成。他的科长是与他同年毕业的校友 , 也是他的好友 , 看到他工作这样辛苦 , 便好心劝他 :“你就不能让下面的人去干 ?”他淡淡一笑 , 他知道 , 岩移观测工作在窑街煤电集团是个空白 , 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 , 只有按照有关技术规定严格操作 , 才能得出真实有效的技术数据。一旦误差超限 , 将不能为北京的专家提供有效数据 , 有可能导致研究的失败。所以他必须现场把关 , 把各类问题解决在现场。
工作之余 , 李宏贤加班加点编写煤矿测量内业计算的相关程序。从 BASIC 语言到卡西欧计算器的专用编程语言 , 都是他的学习对象。他利用卡西欧袖珍计算器的编程技巧,结合掌握的编程知识,为现场验算和内业成果计算设计程序 , 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 同时也提高了内业成果的精度。
2002 年 9 月 , 李宏贤与窑街煤电集团机关生产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携带着多年岩移观测综合成果,去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汇报。专家告诉他,他们的综合成果有个参数出现了计算错误。他经过冷静分析后认为 , 是专家提供的数学模型错了 ,他婉转地告诉专家 , 专家对他的意见很重视。会后 , 专家认真翻阅了自己的数学模型 ,结果发现 , 果然是自己搞错了。为什么当时他能确认是专家错了呢 ? 因为李宏贤认真分析了专家提供的数学模型 , 并且用程序计算和手工计算两种方法进行了验算。
2006 年 1 月 , 李宏贤被任命为窑街煤电集团三矿副总工程师。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 比以前更忙了 , 但他勤奋好学的作风没有变。为了实现地测图件的资源共享 , 他率先在地测工程人员中推广应用 AutoCAD 制图技术。从 2008 年开始 , 三矿率先在集团二级单位实现地测图件数字化 ,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实现了地测技术图件的精细化管理 , 真正实现了地测技术基础资料的资源共享。
(作者 :赵才文 香港3中3资料三矿 党委工作部 宣传干事)